做好老人的心理保健
- 2011/2/11 来源:医网病友论坛
- 相关内容
医网摘要:做好老年人的心理保健
1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
1.1 身体衰退。身心是一个统一整体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器官开始逐渐衰退,身体上的变化必然对心理有所影响,如在心理上可表现为精力不足、记忆力下降、思维速度变慢等。
1.2 疾病损害。躯体疾病如不积极治疗,对心理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如脑动脉硬化,脑组织缺血可导致大脑功能减退。在心理上,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,晚期可发展为脑萎缩而导致痴呆[1]。
1.3 营养缺乏。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,与营养物质的供给密切相关,如脑细胞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就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细胞。当某些物质缺乏时,就可使相应的器官功能失调,如维生素C缺乏时,会影响脑、脊髓及外周神经,出现精神症状[1]。因此,保证各种营养素的需求,是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。
1.4 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改变。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,社会角色、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关系发生变化,如果转变与适应困难,会因失去原有的地位与工作,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而惆怅;还会因脱离了原有的交际范围,而新的交往尚末建立或不善于建立而寂寞。长期下去,心理失衡,造成心理冲突与矛盾,会变得孤独、抑郁、消极,这对健康极为不利,会加速身体的衰老。
1.5 家庭环境与生活事件。离退休后的老年人以家庭活动为中心。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,对老年人心身健康影响甚大,如子女结婚,婚后婆媳、妯娌间的纠葛;以及老年夫妇之间的感情;离异、丧偶,子女分散等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来,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冲突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。
1.6 不良生活习惯。长期养成的吸烟、嗜酒、过食甜食、荤食或饮食过咸等,可导致体内环境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减退而引发疾病。
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变化特点
2.1 自我意识增强,固执、刻板。主要表现以自我为中心,过多地关注自我,要求被重视,受尊敬;思维方式固执不灵活,思想保守僵化,偏爱旧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娱乐,厌烦新奇事物,社会适应性减退。
2.2 性格内向、怪僻。主要表现为不愿与外界联系,呆在家里,与世隔绝;有的心胸狭窄,十分吝啬,视钱如命。
2.3 情绪不稳定,敏感易变。主要表现为对情绪的控制与调整能力下降,易伤感、易激怒,并且情绪反应强烈、持久。常因一些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、生气,或急躁不安、大发脾气。单独居住的老人,常因寂寞无聊、孤独而郁闷、抑郁。
2.4疑虑与恐惧感。主要表现为对病痛关心过度,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些不适上,担心患了不治之症,即使检查正常,也不放心,神经过敏,焦虑多疑。由疑病而恐病,由恐病而惧死。忧心忡忡,惶惶不可终日。
2.5 行为退化,依赖性增强。主要表现为自己能干的事也不愿去做,过度依赖别人的照顾,时常以种种不适引起别人关注,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。行为表现幼稚,导致生活能力退化。
本文来源: http://laoren.ewsos.com/a/20110211/3468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