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教师患“麻将性癫痫”
- 2010/10/27 来源:医网病友论坛
- 相关内容
医网摘要:62岁的贾明(化名)大爷几天前住进成都军区总医院,老人有个“奇怪”的病根:8年时间里,他每每一打麻将就昏厥倒地,不省人事,不久之后又自行苏醒,恢复常态。贾大爷做了许多检查,却始终找不到原因。
打一次麻将就昏厥一次
2003年,贾大爷老两口参加朋友聚会,4年前的情景再次重现:“麻将大战”持续3个小时左右时,正在摸牌的贾大爷突然又昏倒在地,依然脸色发紫嘴唇发绀,在场众人一番手忙脚乱地拍打、呼喊。大约20分钟之后,贾大爷再次自行醒来。
贾大爷随后到当地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,没有发现任何问题。一年后,贾大爷退休回家,偶尔也约几个好友打打麻将,但每打一次就昏厥一次。从第一次发病到半年前最后一次发病,近10年时间他就在麻将桌上昏倒15次……
排除分析 医生拿住幕后“元凶”
近10年时间过去了,始终找不到昏厥原因,这个莫名的怪病一直纠结在老两口心里。10月12日,贾大爷在老伴陪同下来到成都军区总医院。神经内科主任王庆松听了贾大爷的讲述,也觉得很奇怪。究竟是心源性的问题还是脑源性问题,医生们一样样核查:心电图、心脏超声检查,一切正常;心功能测试,老人一口气从1楼爬上5楼,面不改色心不跳,心脏也没问题;核磁共振脑电图检查,未发现任何异样。干脆把老人搬到24小时视频动态脑电监视病房严密监视,还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……所有检查手段都用上了,依然找不到病因。
医生们苦思良久,王庆松主任决定:重新询问病史,从病史中寻找线索。贾大爷和妻子一点点回顾每次发病的经过,甚至细致到每次昏倒的时间、有无知觉、会不会抽搐等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天努力下来,医生们终于发现,贾大爷的病只在打麻将的时候发作,再进一步综合分析,他们得出结论:这是典型的“麻将性癫痫”。
开出药方 戒麻即可不药而愈
“今年,医院已经收治了2例‘麻将性癫痫’的病人,除了贾大爷,今年9月一位青白江60岁的老人也被诊断出来。”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王俊说,这种病非常罕见,我国最早出现报道是在2006年,根据现有不多的病历研究,这种病暂时没有特定的人群和特定年龄段。发病者一般都患有高血压,而且在打麻将时,极度认真,很在乎输赢,导致思想高度集中和紧张。加之麻将花色繁多、搓麻将的噪音较高。几大因素导致大脑神经元过度异样放电,发生抽搐症状。“青白江的患者很快被诊断出是麻将性癫痫,因为他发病时伴有抽搐。但贾大爷发病时没有这样的症状,所以让我们很费了一番周折。”
昨日,记者从成都军区总医院获悉,医院神经内科已经将“麻将性癫痫”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。目前,这种病没有特效药,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戒除“麻瘾”,便能不药而愈。(天府早报 田华 杨丹 赵霞)
医生提醒
玩麻将别太计较输赢
王俊提醒,牌类游戏应该以游戏心态面对,不要太计较输赢,这样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娱乐,避免 “麻将性癫痫”发作。老年人以打麻将预防老年痴呆症,但是不要以赌钱为目的,娱乐为主。
麻将性癫痫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、博士导师周东教授称:麻将性癫痫的正规名字是 “反射性癫痫”,是患者对某种特定的物质有反射性,这种物质没有特定性,可能是任何一种物质。反射性癫痫发病率很少,但全世界都有,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,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曾经收治过因麻将、纸牌和下棋引起的反射性癫痫。
一般来说,这种癫痫发作半小时之后便会自动消失。发作期间,旁人应该小心翼翼将病人侧身,防止舌头被咬伤。切忌不要按压和随意搬动其身体,以防发病者骨折,同时拨打120电话。
编辑力荐:
本文来源: http://laoren.ewsos.com/a/20101027/323567.html